第十章 中期
叙述者:从世尊成道的第二十年(当时世尊五十五岁),到他的最后一年的这段期间,所有的研究都放弃了以编年的方式来整理世尊这一段历史的努力。三藏典籍本身所提供的年表,仅仅把我们领到世尊的两位上首弟子出现之时,那是世尊成道的第一年。混合传统的觉音论师的注释书对世尊前二十年的活动,在时间上作了粗略的追溯,使我们能确定经典中不少事件发生的时间。更后期的缅甸版《世尊传》,则把一些事件赋上时间安插到这段时期,其中包括一些藏经里未提到的,这一类的事就未收在此处。每一份后出现的资料,都给先前的资料增添些内容。藏经里的记载从历史上说是可靠的,在与藏经不冲突的情况下,那些出现于注释书中的事件也被采纳。晚期的著作很多都不外是作者的假设,但看来也没有什么多少理由将之完全摒弃,否则许多不可考的事件将永远无法处理。尽管某些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推算出来,但大多数经藏与律藏中的数据都无日期可考。而下面要讲到的事件与开示,便有许多无时可考。
昆舍佉请愿供养僧伽
注释者:根据后来的资料,第一个事件发生在世尊成道后的第三十一年,这便是世尊虔诚的女弟子毗舍佉捐赠舍卫城的东园弥伽罗母讲堂(即“鹿母讲堂”)的事。世尊称她为“第一”女弟子①,因为她帮助公公弥伽皈依佛教,在教说里她以“弥伽罗母”为人熟知。
叙述者:以下是很能代表她为人的故事。
优婆离:那时,世尊在波罗奈随意地住上一段时间后,便次第游行到舍卫城。当他终于抵达时,便住到祇树给孤独园。那时,毗舍佉来到世尊面前,敬礼后,坐于一旁。在世尊为她说法后,她说:“世尊!请您及比丘众明天接受我请食。”
世尊默然同意。她明白世尊已接受,便起身敬礼世尊后,右绕而去。
是夜过后,低云密布,滂沱大雨恣意地凌虐整个大地。世尊对比丘说:“诸比丘!正如豪雨落在祇园一般,整个四大洲②此刻都覆在大雨之中。以雨水沐浴身体吧!诸比丘!这将是最后一次乌云笼罩在四洲之上。”
“如嘱,世尊!”他们一边答道,一边脱下袈裟,以雨水浴身。
毗舍佉备好各式美食后,对一女仆说:“去祇园通报:‘世尊!时间已到,食物已备。’”
“是的,夫人!”她答道。
她走到祇园,见到比丘们把袈裟置于一旁,以雨水浴身。她心想:“此园中原来并无比丘,只有裸形外道③以雨水浴身。”她于是转身回去,把这情况报告毗舍佉。
毗舍佉是位有智慧、理解力强,又贤明的人,她内心思惟:“这肯定是比丘们把袈裟置于一旁,以雨浴身。这个傻女孩却以为他们不是比丘,而是裸形外道以雨水浴身。”于是她再次派遣女仆去传同一个口信。
这次,诸比丘已感到肢体清爽,精神振作,拿了袈裟各自回到精舍。女仆见不到比丘,心想:“这里并无比丘,园中空无一人。”她于是就转身回去,把这情况报告毗舍佉。
毗舍佉是位有智慧、理解力强,又贤明的人,她内心思惟:“这肯定是比丘们感到肢体清爽,精神振作,拿了袈裟便各自回到精舍。这个傻女孩却以为那里并无比丘,园中空无一人。”于是她再次派遣女仆去传同一个口信。
这一次,世尊对诸比丘说:“诸比丘!带着你们的大衣与钵,时间已到,食物已备。”
“如嘱,世尊!”他们众声答道。
那时,世尊于清晨著下衣,持钵与大衣,在力士屈伸臂的顷间,他们已从祇园消逝而来到毗舍佉的门前。
世尊与比丘众坐于备好之座上,毗舍佉说:“世尊!真是稀有啊!如来有大神通、大威力,路上的积水虽有齐膝之深或齐腰之深,却无有比丘的脚或袈裟是沾湿的!”她感到异常欢喜,然后她亲手供奉饭食给以世尊为上首的僧伽,使他们都获得饱足。当世尊放下钵后,她坐于一旁,说道:“世尊!我请求世尊准许我八个愿。”
“毗舍佉!诸如来已将愿求置于身后。”
“世尊!我所求的是可允许的,也是无过的。”
译注:
①在《增支部·是第一品》中,佛陀称毗舍佉为“布施第一者”。
②古代印度人的世界观,认为在须弥山的四方有四大部洲。东有东胜神州,西有西牛货州,南有南瞻部州,北有北俱卢州。
③裸形外道是古代印度的外道之一,提倡以天空为衣的裸形生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