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tixin.com
返回《一日一读》
返回《连载专栏》
 
 
佛学讲记
政策理论 文 学
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
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
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
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
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
                      

亲近释迦牟尼佛 (58)
  ——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

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

第十章 中期 (续)

首楼那三次请求出家(续)

雨安居后,一天夜晚,首楼那尊者从静坐中起,来到大迦旃延尊者处。他说道:“长者!我于静坐时,心中浮起这样的念头:‘虽然我耳闻不少关于世尊的事,但我从未与他谋面。长老!如果戒法允许的话,我愿意去见世尊、应供、等正觉者。’”

“善哉,善哉,首楼那!去见世尊、应供、等正觉者。你将见到世尊,他令人望而生信,他诸根寂静,意亦寂静,得最上调伏寂静,犹如已调伏、已制御、已守护诸根之长牙象王。当你见到他时,以我之名,头面顶礼世尊之足。问候他是否无病、无恙,身体健康强壮,生活安乐,告诉世尊这些是我对他的请安。”

“是的,长老!”他答道,非常欢喜大迦旃延上面的一席话。他持钵与大衣,次第游行,前往世尊当时所在的舍卫城。到达之后,他去到祇园,敬礼之后,坐于一旁,并转达他师父的问候。

“比丘!你身体可好?你心情愉快吗?一路周折可多?托钵乞食可有难处?”

“世尊!我身体尚好,我心情愉快,一路周折甚少,托钵乞食并无难处。”

世尊对阿难尊者说:“阿难!为这位客比丘准备坐卧处。”

阿难尊者此时心想:“当世尊如此吩咐时,就表示要与客比丘共住。世尊要与首楼那尊者共住。”因此,他便把客比丘的坐卧处安排在世尊所住之处。

世尊当夜大部分的时间都露地而坐,洗脚后进入其室,首楼那尊者也随之入室。天将拂晓,世尊起身对首楼那尊者说:“比丘!你何不持诵经法。”

“如嘱,世尊!”他应声答道。之后,他放声吟诵了整部共十六组的八句偈。吟诵毕,世尊赞叹说:“善哉,善哉,比丘!你已熟习这十六组八句偈,你了知其义,亦善能背诵。你的音声善美、分明、无疵,令所诵之义清晰易懂。比丘!你夏腊几岁?”

“世尊!夏腊一岁。”

“比丘!为何你拖了这么久?”

“世尊!我长久以来便深知感官欲乐的过患;在家生活杂务多,责任重。”

了知其中的意义,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:

看到世间之过患,了知轮回之无实,

圣者不以恶为乐,清净之心不喜恶。

影响修行的十种刺

阿难:一时,世尊在毗舍离大林之重阁讲堂。那时,有众多资深的长老弟子陪伴。其中包括遮罗尊者、优簸遮罗尊者、伽伽罗尊者、迦陵缚尊者、尼迦陀尊者、迦多黎沙尊者、还有其他许多资深的长老。

那时,许多显赫的离车族人到大林来拜见世尊,他们乘着豪华的马车,由驭夫及骑侍随同,喧嚷噜杂。诸尊者心想:“这些离车人前来拜见世尊……但是,世尊已讲过禅定以声为刺。我们何不去牛角娑罗林?让我们安稳地住在其中,远离噪音与人群。”

如此,他们便到牛角娑罗林,安稳地住在其中,远离噪音与人群。世尊问比丘:“诸比丘!遮罗现在何处?优簸遮罗、伽伽罗、迦陵缚、尼迦陀与迦多黎沙又在何处?这些长老比丘们去了何处?”

诸比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,世尊说道:“善哉,善哉,诸比丘!他们所言不差,当如那些大弟子所言才是;我确曾作是说,禅定以声为刺。刺者计有十种。哪十种?于喜远离者,喜群众为一刺。于修不净相者,修净相为一刺。于守护根门者,观听妓乐为一刺。于修梵行者,接近女人为一刺。于初禅,声为一刺。于第二禅,寻、伺为一刺。于第三禅,喜为一刺。于第四禅,出入息为一刺。于灭受想定,受、想为一刺。贪为一刺,瞋为一刺,痴为一刺。诸比丘!无刺而住,离刺而住,阿罗汉已无刺。诸比丘!阿罗汉已离刺,阿罗汉无刺、离刺而住。”

译注:

① 夏腊是指僧侣受具足戒后夏安居之年数。

②“刺”指的是修道上的障碍,不同层次的行者其障碍亦别。

                      
  佛教菩提心—佛教文化、佛学讲记、佛教心理、佛学禅定、佛教故事……


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
     
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