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教义
(续)
“复次,他行走时,了知:‘我正在行走。’站立时,了知:‘我正在站立。’坐着时,了知:‘我正在坐着。’躺卧时,了知:‘我正在躺卧。’无论何种姿势,皆如实了知。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内身;或外身;或内、外身。
“或他安住于息身,随观生法;或灭法;或生、灭法。
“或他建立起‘有身’的正念,如此建立正念,只为了更高的智与念。他无所依而住,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。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他于行往与归来时,于前瞻与旁观时,于屈伸肢体时,于着三衣与持钵时,于吃、喝、咀嚼、品尝时,于大小便溺时,以正知而行;且于行走、站立、端坐、躺卧、醒觉、言谈、静默时,以正知、正念而行。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……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复次,犹如双开口的粮袋,充满种种谷物,如山米,红米,黄豆,碗豆、小米,白米,视力佳者,解开粮袋,应如是观察:‘此是山米,此是红米,此是黄豆,此是碗豆,此是小米,此是白米。’
“同样地!比丘如是观察自己的身体,自足底而上,由头发而下,充满种种不净:‘于此身中有头发、体毛、指甲、牙齿、皮肤;肌肉、筋腱、骨骼、骨髓、肾脏;心脏、肝脏、横膈、脾脏、肺脏;大肠、小肠、胃、粪便;胆汁、痰、脓、血、汗、脂肪;泪、油脂、唾液、鼻涕、关节液、尿液。’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……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如善巧的屠夫或其学徒,屠宰牛只,并将其肢解成块后,坐在四衢道口。诸比丘!比丘如是于任何姿势中,以各种界观察此身:‘于此身中,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与风界。’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……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复次,比丘观察其身,犹如他正观察一具被弃置于冢间的死尸,已死亡一日、二日乃至三日,它变得膨胀、青瘀与腐烂:‘我的身体也具有相同的本质,将会变成如此,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。’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……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复次,比丘观察其身,犹如他正观察一具被弃置于冢间的死尸,为乌鸦,鸢,兀鹫,狗,豺狼或各种虫类所噉食:……犹如他正观察一具被弃置于冢间的死尸,含有血肉的骨头,由肌腱相连:……无肉含血的骨头,由肌腱相连:……无血无肉的骨头,由肌腱相连:……肌腱散坏之骨头,散落各处,此处一手骨,彼处一脚骨,彼处一胫骨,彼处一腿骨,彼处一髀骨,彼处一椎骨,彼处一头骨:……骨为白色,其色如贝:……积骨成堆,时已有年:……骨已腐朽,粉碎成灰:‘我的身体也具有相同的本质,将会变成如此,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。’
“如是,他安住于身,随观……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
“比丘如何安住于受,随观感受?
“于此,当感到乐受时,了知:‘我感到乐受。’感到苦受时,了知:‘我感到苦受。’感到不苦不乐受时,了知:‘我感到不苦不乐受。’感到物质的乐受时,了知:‘我感到物质的乐受①。’……(其他两种受亦复如是)感到非物质的乐受时,了知:‘我感到非物质的乐受。’……(其他两种受亦复如是)。
“如是,他安住于受,随观内受;或外受;或内、外受。
“或他安住于受,随观生法;或灭法;或生、灭法。
“或他建立起‘有受’的正念,如此建立正念,只为了更高的智与念。他无所依而住,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。
“比丘如是安住于身,随观身体。”
原注:
① 物质的是指食物,衣物等物质,这里指的是与之相连的感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