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

putixin.com
 
返回《一日一读》
返回《连载专栏》
【寓言的哲理】(6)

佛说大鱼事经

(《佛说大鱼事经》,原书一卷,东晋时来华的印度僧人昙无兰译。)

往昔时有一水,饶诸大鱼。尔时大鱼敕小鱼曰:“汝等莫离此间,往他处所,备为恶人所得。”尔时小鱼,不从大鱼教,便往至他处所。尔时鱼师,以饭网罗线捕诸鱼。诸小鱼见,便趣大鱼处所。尔时大鱼见小鱼来,便问小鱼曰:“汝等莫离此间,往至他所。”

  尔时小鱼,便答大鱼曰:“我等间者,已至他所来。”

  大鱼便敕小鱼曰:“汝等至他所,不为罗网取捕耶?”

  小鱼答大鱼曰:“我等至彼,不为人捕,然遥见长线寻我后。”

  大鱼便语小鱼曰:“汝等已为所害。所以然者,汝所遥见线寻后来者,昔先祖父母,尽为此线所害!           

翻译:
  从前有一条河,河里住着许多鱼。大鱼告诉小鱼们说:“你们千万别离开这儿,到别的地方去,小心被恶人捉走。”可是小鱼们不听大鱼的话,游到了其它地方。鱼师正在那儿用饭作鱼饵,撒下网捕鱼,小鱼们看见了,又游回到大鱼身边。大鱼见小鱼游过来,又对小鱼说:“你们别离开这儿,到其它地方去。”

  小鱼回答大鱼说:“我们刚才已经到过其它地方了。”

  大鱼说:“你们到那儿去,没有被网捕捉去?”

  小鱼回答说:“我们到了其它地方,没有人来捉我们,只是远远地看见有些长线跟在我们后面。”

  大鱼对小鱼说:“你们已经快受害了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当年你们的祖父祖母,就是全遭你们远远看见的这些跟在后面的长线所害的!”

  偈曰:
    三界是火宅,世人不离开;
    如舔刀上蜜,好吃不知灾。

农夫和他的儿子

  一个农夫辛劳了一辈子,临终前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懒惰下去,于是想了个主意,告诉他们:“我在葡萄园里埋了一堆财宝,足够你们活下半生了,自己去找吧。”农夫死后,他的几个儿子拿起工具,挖遍了整个葡萄园也没找到财宝。倒是葡萄因为翻了土而长势很好,获得大丰收。  

人生智慧:
留给子孙金钱,不如教给他们如何攒钱的方法。因为遗产再多也会有花光的一天,而致富的方法则可以源远流长,永不枯竭,所以老农的临终遗言,胜过金山银山,让子孙们终身受益。

  勤劳耕耘才会有收获,虽然成果有大有小,但想要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。当长辈为你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时,是否该想一想,还应当承袭点什么呢?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摘自《伊索寓言和人生智慧》)

佛子觉悟:
俗语说:“与其积财与子孙,不如积德与子孙。”

  如今佛法所以衰落,乃至临近法灭,主要是受五欲和邪愚的影响。在继承问题上造成观念错误,长期来师徒关系上也存在着“财”与“德”的矛盾,最后愚昧无知的师仍是取“财”而弃“德”。所谓“财”是指贪图供养,甚至以超度亡人赶经忏来谋取财利,所谓“德”是指修行人的戒定慧功德。当师的本人也受上一代的影响,牺牲了自己一辈子的证果成道的时光。既然不学佛法,也就没有“法”可留给徒弟,却又不务正业地贪图财利,有觉悟的徒弟在师那里无法可学,很是失望,当师的却带着申辩安慰他:“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,我死了,这些钱财和小庙还不是你的?”希望为师的能猛然反省,多闻勤修,要知道“传灯”是传法,不是传财。要让徒弟继承弘法事业,而不是把庙产作为谋财手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智地)

上一页

 

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