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tixin.com
返回《一日一读》
返回《连载专栏》
 
 
 
   上一页               下一页
【中国禅宗】(8)            
 又名一心禅、非次第禅、祖师禅
 

乐在禅中 

佛教的核心之一是“乐道”,是在宁静的心灵中获得清澈透明的快乐。

原始的印度佛教,一向被认为有着强烈的厌恶人世的倾向。许多人批评它把人生之苦说得无以复加,并以苦行为其实践目标。但这是对佛教的误解。佛教的核心之一是“乐道”,是在宁静的心灵中获得清澈透明的快乐。

可以读读下面的诗句:

贤者,专心于精神的宁静,在林中漫步,树下瞑想,都会感到极大满足。

比丘厌倦了,隐退了,在远离世俗的地方徘徊,而在人间生活中表现不出的风采生命,岂不适合自然的事么?

圣者不执着一切,无爱又无恨,悲伤和吝啬都不沾染,恰如莲叶上的水珠,出污泥而不染。 (摘自《顿悟人生》 陈文新著)

*一日一禅*

八、要有推功反省的襟怀 

一个人假使拥有完美的名声、节操,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妒忌;毁谤,因此,要多多少少分给别人,以免自身遭到危害!同样的,恶劣的声名,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,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。能抱着这种处世的态度,才可以修心养心,达于至善之境!

做人必须谦冲为怀,如果一意包揽善行、令誉,就会有树大招风的危险,替自己平添许多困扰,所以,我们应该意识到,美名来自他人的赐与,自己没有独占的权利,而让旁人分享荣耀,这样别人才不会太妒忌!事实上凡是具有谦让美德的人,即使不权衡利害得失,也会自然而然地采取这种作风!

其次,任何人都厌恶辱行污名,希望推得一干二净,这也是人之常情!

然而,世间没有完人,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,只要你肯静下心来,作自我反省,就不难察觉出来,因此,和别人共同承担过错,也是应该的!若能拥有此种胸怀,就能在修心养性上更具成效!(摘自《一日一禅》 洪应明著)

菩提达摩语录

3、传衣表信

[原文] 达摩云:“我有一领袈裟,传授与汝。”惠可白和尚曰:“法既以心传心,复无文字,用此袈裟何为?”大师云:“内授法印,以契证心;外传袈裟,以定宗旨。虽则袈裟不在法上,法亦不在袈裟,于中三世诸佛,递相授记。我今以袈裟,亦表其信,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,学道者得知宗旨,断众生疑故。”惠可便顶礼,亲事九年,昼夜不离左右。达摩大师乃而告曰:“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,如是展转,乃至于我,我今付嘱汝。汝听我偈曰:“吾本来土,传教救迷情。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。”(据《祖堂集》卷二)

[译文]达摩说:“我有一件袈裟,传授给你。”惠可问和尚说:“既然禅法以心传心,而且不设文字记录,还要这袈裟干什么?”大师答:“内授禅法准则,用来印证悟心;外传袈裟,用来确定禅教宗旨。虽然袈裟不在禅法之上,禅法也不在袈裟之内,三世中诸位佛圣,用这种方式递相传授法信。今天我也用袈裟表明法信,使后代传法的人有所禀承,学道的人确知宗旨,断除众生的疑虑。”惠可便向大师礼拜,亲身侍奉九年,日夜不离大师身旁。达摩大师于是告诉惠可说:“如来将清净法旨连同袈裟交付给大迦叶,如此代代传授而轮到了我,今天我交付给你。你听着我的偈语:我从印度来到此土,传播教义救度众生。一花开出五片叶子,结出果实自然成功。”

[注释] ①三世——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总称。

②净法眼——指禅宗道法。

③大迦叶——全名摩诃迦叶,简称迦叶,印度人,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相传为印度禅宗初祖。

④一花开五叶——达摩来华传授禅道,这是“一花”;至唐、五代,禅教发展演化成沩仰、临济、曹洞、云门、法眼五大宗派,这是“五叶”。

   上一页               下一页
  佛教菩提心—佛教文化、佛学讲记、佛教心理、佛学禅定、佛教故事……


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
     
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