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tixin.com
返回《一日一读》
返回《连载专栏》
 
 
 
佛学讲记
政策理论 文 学
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
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
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
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
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
                  
 

首页 > 佛学讲记 > 《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》讲记

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》
讲记(42-
4(总第164)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◎ 傅味 讲于 2002.10.1

发菩提心前先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菩提心才能真正入手

提要:

  • 佛像实是太子身相,真正的佛的身体是法身

  • 自性三宝与外缘三宝相互合起来,凡夫的身心就发生转化了

  • 知道身体体性空、抓不住,身执就慢慢放下了

  • 发菩提心前先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菩提心才能真正入手

  • 众生心量都很小,要他心量大一点就难受

  •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心量小的原因,讲的都是小气的道理,还不承认自己小气

佛像实是太子身相,真正的佛的身体是法身

我们看到了佛像,我们就知道当年释迦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“那,佛就是那个样子。”听听法我们又懂了,那个是太子的身体,不是真正佛的身体,我们从听法中知道,佛的身体是法身无相的,没有来也没有去。

自性三宝与外缘三宝相互合起来,凡夫的身心就发生转化了

看到了比丘僧,一看,跟社会上的人完全两样,同时还能够看到比丘身上的智慧,我们从前没看到过比丘身上的智慧慈悲,现在能够看到了。那么又从法上了解到,我们自性也有三宝,在哪儿啊?在我们的觉悟上、在我们的寂静上、在我们的清净上。这样内外熏陶,相互合起来,慢慢把我们现在凡夫的身体和观念冲淡了,我们凡夫的身和心都会发生转化。

知道身体体性空、抓不住,身执就慢慢放下了

学佛学的久的人,懂法懂的多的人,知道这个身体不断在变化,从小长到大到老到死,谁也控制不了它,它要老还是老,它要死还是死,所以这个身体不固定,谁也抓不住他,谁也留不住他,因为它的体性是空的。这样慢慢慢慢,你就容易放下身执,对身体的执着心容易放下。你想不老,你再吃补药也没有用。当年一个有名的唱京戏的演员叫梅兰芳,因为他工作需要,天天吃防老的珍珠粉,今天还不是死了吗?早就死了,没有用的。一个人一天到晚想“不要老不要死”,你能得到吗?这样慢慢慢慢,就明白了觉悟了,对于这方面就慢慢看穿了,看穿了何必这么样子执着呢?这样就容易破身执。

(二)发心

四无量颂

慈 愿诸众生,永具安乐及安乐因

悲 愿诸众生,永离众苦及众苦因

喜 愿诸众生,永具无苦之乐,我心怡悦

舍 于诸众生,远离贪瞋之心,住平等舍

能海上师说:对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环境,应观色即是空,对己应观无我,对人应观慈悲喜舍。

 

发菩提心前先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菩提心才能真正入手

下面我们连下去要讲第二个课题,第一个课题就是皈依,第二个课题是发心。一讲发心,我们修大乘法的人,马上会想到发心嘛发菩提心啊。这个话不错的,可是更应该知道发菩提心之前,你最好先发四无量心,发了四无量心,你发的菩提心才有具体的内容,才能真正地入手,所以发四无量心非常重要。四种心,就是慈悲喜舍,把这四种心发的非常广大,广大到没有边了,极其的广大就叫无量。

众生心量都很小,要他心量大一点就难受

众生的心啊,不要说没有无量心,稍微放大一点,他都不肯的,心量小的不得了。众生有个习气,心量越小,好像他就越舒服,心量一大,他就不高兴,说:“我又不是傻瓜,我能白白给人家便宜吗?给人家吃嘛还不如我自己吃,他肚子饿嘛是他的事情,穷人多的是,我能管得着吗?”心量非常小,别人占了一点便宜啊,那是牢骚发得不停,四五年过去了,一看见这个人,灵敏度强的不得了,马上就想起四五年前的事情:你几年前占过我便宜的。

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心量小的原因,讲的都是小气的道理,还不承认自己小气

从前呢因为居住的条件比较差,容易起矛盾。邻居跟邻居之间,容易起矛盾的原因,主要还是气量小。现在居住条件好了,邻居跟邻居之间不容易起矛盾,心量也不见得大,你不在这儿起矛盾,也会在那边起矛盾。

像我们在上海,从前没有新公房之前,用水啊电啊,还没有分开的时候,经常起矛盾,多算了你一毛钱,那是不得了的不得了。说:“我不是小气啊,我凭什么要多给一毛钱?”他还不承认自己小气,实际上他讲的道理,全是小气的道理,但是他不承认。当然他不承认也有理由,“我并不是小气啊,你看看我客人来,买鸡买肉买蹄髈,我买了二十块钱,难道我还会对一毛钱小气啊?因为你没有理由多算我一毛钱嘛。”结果吵起来打起来。

所以世间上的人啊挺好笑的啦,但是他们已经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了,所以他们也不觉得好笑。咱们看看他们挺好笑的啦,说起话来前后颠倒,互相矛盾,歪理十八条,就是那么闹。这些矛盾离不开心量小。

                  
  佛教菩提心—佛教文化、佛学讲记、佛教心理、佛学禅定、佛教故事……


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
     
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