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艺演出
(视频在线播放)

putixin.com
返回《一日一读》
返回《连载专栏》
 
 
 
佛学讲记
政策理论 文 学
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
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
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
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
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

 

                  
【以戒为师】(3)           
 

佛教律学入门 ③

虚云法师著

四分律说持戒十种功德:

1、满足志愿,能持禁戒,则身心清净,慧性明了,一切智行誓愿,无不满足。

2、如佛所学,佛初修道时,以戒为本,而得证果,能坚持戒,是亦如佛所学。

3、智者不毁,戒行清净,身口无过,凡有智人,喜乐赞叹,而不毁訾。

4、不退誓愿,坚持禁戒,求证菩提,誓愿精进,得不退转。

 

持戒的生活

受持戒律是自觉自愿地学习自己约束自己及接受团体约束,若违犯戒律的誓约,则自觉自愿地向适当的人告白及忏悔,以消除进趣圣道的障碍。以戒自律就像筑起一道无形的保护墙,可杜绝恶口、恶行、恶意,并由此生出诸善法,可以说是修身及修道的基石。

社会、家庭、宗教的紊乱,都可以发现到,没有应用戒律作为把关,才生出种种乱象。要社会及个人健康,必须从根基做起,加强认识与学习伦理纲纪。一般的伦理教育,可当作教材,而佛教则需大力推广授受五戒、八关斋戒活动,以强化自觉性的戒律的防护力,戒绝恶缘、恶源。

善于持守戒律者,可谓是社会及宗教的中流砥柱,于人道上、于圣道上绝不亏损,并生出诸功德。佛陀说:“凡人持戒,有五功德。何谓为五?一者诸有所求,辄得如愿。二者所有财产,增益无损。三者所往之处,众人敬爱。四者好名善誉,周闻天下。五者身坏命终,必生天上。”(《游行经》)当然最大的功德是由修戒而生诸定慧,以趣证解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(摘自《嘉义新雨》第21期 明法比丘)

戒律,身处红尘的铠甲

 

问:为什么要受“八关斋戒”?可以自受吗?

答:“八关斋戒”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。

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。五戒的规范,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。因此,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。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,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。其意义在于,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这些戒律,感受清净、离欲的出家生活。因八戒已接近沙弥戒,故受持功德极大。佛经记载,一日一夜受关斋戒的功德,相当于一生受五戒的功德。有条件的话,希望大家多去寺院受持“八关斋戒”。

八关斋戒应在如法道场,礼请出家僧人传授。若所在地没有僧人或清净道场,也可在佛前自受。近年来,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每月都为信众传授八关斋戒,具体时间在每月第一周的周末,大家有机会可去体验一下。(摘自《问道》与济群法师面对面)

 

生活中的五戒

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是所有实践、修持体验的总法门,
  佛教所讲的五戒是一种帮助人活得更加清净,不被烦恼所困的生活指导原则,
  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五戒,社会上的许多乱象就会减少了。

前言

佛教是重视实践体验的宗教,而实际践行体验的基础,是建立在世间有善有恶、有因有果、有前生有后世、有圣人有凡夫的认知上。实际践行的方法非常多,可以是参禅,也可以是念佛或持咒,也可以是普贤十大愿、地藏法门、观音法门等无量无边的法门。而最基本的法门,也是共同的修持法门是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,又叫做三无漏学,是所有实践、修持体验的总法门,这些都是为对治众生烦恼,以及匡正身、口、意三业而说。现在为各位介绍生活中的五戒。

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等级差别,一般人一听到五戒,一定会说那是一种束缚或约束,而想“敬而远之”,但其实佛教所讲的五戒是一种帮助人活得更加清净,不被烦恼所困的生活指导原则,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五戒,社会上的许多乱象就会减少了。五戒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我们先来谈谈不饮酒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(摘自《香光庄严》第66期 释悟因)

                  
  佛教菩提心—佛教文化、佛学讲记、佛教心理、佛学禅定、佛教故事……


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
     

繁體中文